当前位置:首页 典型案例
三岁女孩身患重病,爱心涌动重燃希望!— 旭东助力贵州省肿瘤医院儿科勇攀高峰!
2020-01-07

引  言:

    8月5日上午,贵州省肿瘤医院儿科主任夏剑锋和主治医生正在对当天上午9点的手术方案进行安排。与此同时,谢先生的妻子抱着女儿小帛(化名)坐在手术室门口的长廊里,心情忐忑不安,马上这位仅有3岁半的小女孩就要面对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

   

病史资料

    今年4月份,3岁多的小帛(化名),因腹部出现异常,被送到贵州省肿瘤医院小儿外科就诊。经过医院CT进一步的检查,女孩右边肝脏出现了巨大肿瘤,患有“肝内占位,肝母细胞瘤”, 已经占据了整个腹腔体积的三分之二。肿瘤周围还包裹着诸多血管,这无疑对肿瘤的切除手术造成了巨大障碍,手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CT GIF.gif

二维CT图

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

医生谈及女孩病情


 

三维可视化术前影像评估

贵州省肿瘤医院儿科主任夏剑锋主任团队利用旭东3D+人体可视化软件展现了3D全景影像,3D图像清楚的显示了占位与血管的关系。

三维可视化 GIF.gif

三维可视化全景影像图

305.png

三维可视化影像(正位)


306.png

三维可视化影像(后位)


307.png

占位跟动脉血管的关系


308.png

占位跟静脉血管的关系


309.png

占位跟门静脉血管的关系



三维可视化术前手术规划

手术规划2.jpg

手术规划

 

    手术前,主任夏剑锋和主治医生基于旭东3D可视化影像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手术期应急预案。拟采用最新3D+MR数字智能技术,进行精准手术引导,确保精准手术切除。

 3D+MR技术引导,是指利用传统CT/MRI影像,基于人工智能三维可视化技术,经过MR混合现实增强技术、融合立体全息场景,术中实时空间配准技术将规划的手术路径高精度地还原病人真实的解剖和病变部位的解剖关系。依托混合现实技术(MR),医生带上MR眼镜,3D和2D信息实时融合显示在医生的视野中,能方便临床医生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4.png

“旭东3D+人体可视化系统”清晰呈现占位与血管关系

8.png

医生术前利用“旭东3D+人体可视化系统”研究手术规划

201.png

医生谈及术前的规划及准备


手术过程


202.png

医生阐述术前肿瘤大小

11.png

12.png

3D+MR术中导航


讨论

在这个病例中,3D可视化技术能精准判断肿瘤与周围脏器、血管间的位置关系,比CT更具有优越性。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

 

·       

第一:3D可视化技术能够做到精准的术前评估。

·       

这个病例,利用3D可视化软件,将二维医学图像转换为三维的立体模型,真实地展现了巨大肿瘤的范围及其与各个血管的关系。为手术前方案的准备、风险的评估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

·       

·       

第二:3D可视化技术能够方便医生进行术中导航。

·       

方便临床医生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制定更为科学安全的手术方案,以实现精准清除病灶及最大化的血管、脏器保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

·       

·       

第三:3D可视化技术能够便于医生同病人进行病情讨论。

·       

与此同时,患者对病情也有更直观的认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为顺畅,使患者家属对手术更有信心,最后决定手术治疗,并顺利治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