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典型案例
旭东3D可视化技术精准导航,成功助力“镜面人”腹腔镜右肝后叶切除术
2020-01-08

“镜面人”又称“镜子人”,或者叫“镜像人”,即心脏、肝脏、脾脏、胆等器官的位置与正常人相反,心脏、脾脏在右边,而肝脏位于左边,心、肝、脾的位置好像是正常脏器的镜中像。目前医学上对“镜面人”现象的成因还没有科学定论,多数医学研究者认为,“镜面人”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内脏旋转发生障碍所致,与父母体内基因的一个位点同时发生突变有关,其发生几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一。“镜面人”是临床上极少见的先天性畸形,除体内脏器位置发生变化,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未改变,“镜面人”的生理功能与正常人一样,对身体健康、生活都没有影响。

“镜面人”一旦患病就会给治疗,特别是手术治疗带来障碍。因为解剖结构的变异会颠覆医生原有的医学常识,术中如果按照以往的惯性思维和操作手法,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风险。

401.png

病史资料

女性,48岁,反复左上腹部疼痛不适进院检查治疗,入院完善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外胆管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内脏完全反位,右后叶萎缩。

CT GIF.gif

CT

入院之后完善术前检查,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腹痛加重,伴寒战高热,黄疸进行加重,血压下降,考虑合并AOSC,急诊行ERCP,考虑内脏反位,操作难度大,予以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三维可视化术前影像评估

3D可视化提示:结石位于胆总管、右后叶及右前叶起始部,右后支门静脉细小,肝右动脉位置变异,从肝总管前方绕行。

三维可视化全景图GIF.gif

三维可视化全景影像图

404.png

三维可视化影像(正位)

405.png

三维可视化影像(反位)

406.png

肝右动脉位置变异,从肝总管前方绕行

肝静脉三维可视化

门静脉三维可视化

胆道三维可视化


结石与胆道的关系

手术难点及术前评估

诊断已明确:肝胆管结石并梗阻性胆管炎。决定拟行手术治疗,经过3D可视化精准术前评估,决定采用腹腔镜手术,胆切胆探,右肝后叶解剖性切除。

手术规划1

手术规划2


“镜面人”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因为解剖结构的变异会颠覆医生原有的医学常识,术中如果按照以往的惯性思维和操作手法,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风险,这是腹部外科难度极高的手术,难度系数仅次于肝移植。
   
手术难度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手术布孔位置须作相应调整,操作时要注意内脏位置的“镜像”改变,必须仔细操作才能顺利完成手术;二是手术思维及操作均应“反其道而行之”,有点像开倒车;三是解剖结构与常人的完全相反,“镜面人”还会有血管等方面的变异,结构完全相反,许多精细操作亦变为平时的反手,必须高度留神,稍有不慎,很可能就会破坏血管导致手术失败。

手术过程


术中照片

术中照片

术中照片


术后标本

术后总结

手术总结如下特点:

1、双主刀以右侧站位为主布局Trocar,五孔法。沿左L切口布局四孔,观察孔位于平脐左侧3cm,利于显露后叶肝脏,同时避免第一肝门操作时的筷子效应;2、所有操作均逆向思维但以优势右手为主操作,第一肝门炎症粘连严重,采用刮吸法钝性显露胆囊三角及胆总管,成功完成胆切胆探取出支架并游离右半肝;3、试图解剖Rouviere沟右后叶肝蒂,因扩张胆管与血管粘连严重无法套出,行Pringle阻断后,肝内Glisson 鞘结扎法,顺萎缩纤维化的右后叶分界线切肝,找到RHV主干后向第二肝门方向推进,至显露RHV全程;4、肝脏面沿扩张胆管向第一肝门方向推进,至右后叶扩张胆管,劈开取石,游离右后叶至第二肝门并移走,萎缩的右后叶像“刀削面”一样被削去…剩下好大的创面!5、胆道镜经肝断面胆管及胆总管再次探查,关闭断面胆管,放置T管。6、术前3D可视化有助于精准判断肝内重要的解剖标志,把控切肝范围。